创新驱动高校科技工作新发展
——“十二五”以来高校科技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文/王延觉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
“十二五”以来的高校科技工作回顾
第一,编制发布了《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的核心是推进科技和经济发展结合、科技和人才培养结合,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高校科研由关注数量的扩张转向关注内涵和质量的提高。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的根本动力。《规划》明确提出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作为高校科研的本质要求,坚持把推进协同创新作为高校科研的战略选择,坚持把加强原始创新作为高校科研主攻方向,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高校科研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显著提升高校科技综合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规划》围绕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科技人才队伍体制机制改革、基地创新、创新基地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和任务。《规划》是“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要用《规划》的思想理念指导实践,推动改革,推进发展。
第二,制定并组织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主线,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产业行业以及区域发展等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推进高校8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任务牵引和中心建设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011计划”是一个面向各类高校全面开放的计划。只要具备协同创新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校都可以参与到“2011计划”中,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凝聚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甚至国际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就是协同的含义。“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通过协同聚集资源,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2011计划”的核心是通过一个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支持学校优势学科发展、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组织形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探索高校发挥作用的新路径并形成高校的优势和特色。
“2011计划”坚持分层实施,是一个推动学校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计划。要通过“2011计划”,实现高校发展方向、组织形态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方向的调整使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重大需求;通过组织形态的调整使分散的智慧和力量变成协同的组织和集成资源;通过方式的调整使高校不但关心科研本身目标,同时还要提高科研对人才培养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贡献率。引导我们能够跳出高校看高校,跳出科研看科研。坚持分层实施,一是各高校都要按照“2011计划”的要求设立本校的计划,在具有优势的领域组织团队开展协同创新,创造基础;二是各地政府要支持高校,引导高校推进协同创新;三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将每年评审认定一批国家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一个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
“2011计划”坚持公平竞争、择优认定的原则。“2011计划”是个干事的计划,不是分钱争资源的计划,因此,择优认定重点不在材料写得优,而是要结果优。
第三,建立科技部、教育部两部协作机制,共同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是落实《规划》的又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协同创新的具体体现。2012年7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合作协议》,围绕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促进高校科技平台建设与共享、提高高校科研的国际合作水平等5个方面确定了18项重点工作,并就建立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达成一致。围绕协议内容的组织实施,主要做了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共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共同推进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三是开展学科交叉中心的调研工作;四是共同推进高校科学家工作室的建设;五是推进科技资源的共享;六是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第四,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建设。制定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在高校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一是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组织修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进一步调整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体现科教结合的基本思想;二是对2011年批复立项的21个依托中央部门高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的认证,对建设期满的35个实验室进行了验收;三是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高校最近两年新增了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是推进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大突破。
第五,加强学风建设,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是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工作,推动落实各级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机构建设,加强科研诚信规范,做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二是组织学风宣讲,联合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等,在科学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普资源、开发和开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开展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讲教育活动,并逐步形成制度;三是典型引路、加强宣传,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201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重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明确高校一把手的领导责任,同时,在6个学校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试点,重点研究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六,积极抓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一是稳步推进基础研究特区的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指导试点地方制定和完善11个产学研合作办学,推动高校科研组织模式改革和建设。
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后5到10 年,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更是中国由大变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阶段。高校必须更好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特殊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从宏观层面上看,高校科技工作正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活跃的创新阶段。国力的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科技竞争已经从技术层面迁移到基础研究,且竞争的焦点正日益向知识、人才和机制创新等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聚集。发达国家希望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而新兴经济体则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希望借此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越。为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各国纷纷选择深度发展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优化创新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的投入和凝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培养和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坚持科学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这是高校正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和任务。
第二个挑战:我国正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视角看,我国当前最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加快产业升级,解决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处于低端问题,基础研究的原始积累不够,很多基础性、原理性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就只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只有通过原始创新积累,才能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动,建设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体系,形成优质产业集成。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新兴产业关键共性重大技术问题,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甚至形成新的技术体系。三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环境、资源的压力和制约越来越大,必然走出一条新型的科学发展之路,在能源、资源、材料、生物、地球、环境等科学领域产生更大的突破。高校必须把提高解决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能力,支撑经济发展转变、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大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大和紧迫的任务。
第三个挑战:国家创新体系面临新的突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高等学校是各种创新资源的聚集中心,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凝聚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十一五”以来,高校通过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实现科技和经济结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进一步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解决重大战略性的科技问题,突破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技术,则需要通过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战略领域的知识积累,提高原始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支撑。
第四个挑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从1998年扩招开始,用10多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快速推进到大众化的教育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生源已经逐步趋于平稳。因此,国家及时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发展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在国家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关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需求。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引导高等学校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来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优势,破解目前“千校一面”的局面。高质量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内涵,就是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也是“2011计划”的核心内容和目标导向。大学只有在促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才能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因此,解决好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如何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当前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内在的需求,必须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第五个挑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胡锦涛同志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讲话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再一次强调要加快转型,推进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且指出要以重点学科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经济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经过“985工程”、“211工程”建设,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在优势学科、科研装备和人才队伍方面已经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的能力,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跨越的前列和冲刺阶段。实现这个跨越,必须以重点学科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根本是体制机制的突破。推进若干所大学冲击世界一流,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也是“2011计划”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六个挑战: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2012年7月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八大前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上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任务,对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深化科技机制体制改革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关键是系统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资源配置的决策体制、科技评价体制、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科技人员的评定管理制度;重点是全面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向取得重大突破。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既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现实和紧迫的任务,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虽然很难,但是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现在推进的工作的难度比过去要大,挑战比过去要强,需要更坚韧不拔的精神、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气。高等教育必须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以“2011计划”为突破口,加快形成高校科技发展的新方式,把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为国家发展战略,为高等教育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正能量”。
(本文根据王延觉司长在2013年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整理,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