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协会

今天是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科技期刊有近5000种,英文期刊仅占5%;世界上SCI检索影响力较大的2000种期刊中,中国期刊只有5种;排在本学科前3位的世界顶级期刊中,没有一本中国期刊。

近段时间,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科技期刊界和部分国际著名科技期刊机构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就“创新驱动,服务科技——中国科技期刊的新挑战”主题,围绕如何实现国际化建设、改革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与学风建设等科技期刊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科技期刊出版大国背后的“尴尬”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信息收集、检验、发布的平台,是现阶段科技成果发布最主要的载体,也是公众获取最新科研信息的主要渠道。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也达到世界第三位。“这些凝聚着千万科技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一流科研成果,通过科技期刊得到有效扩散和传播,才能真正实现普及、应用和新发展。”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说。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期刊苦练内功、创新发展,在办刊质量、体制改革、数字转型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国共有科技期刊近5000种,约占期刊总量的5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科技期刊出版大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有待提升、体制机制亟须变革、功能异化现象凸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说,从科技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来看,仍与我国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以英文期刊为例,我国现有英文科技期刊239种,仅占科技期刊总量的5%左右;全世界有5800多种SCI英文期刊,我国内地只有119种;我国英文期刊所在的学科排位绝大多数在影响力偏低的位置,收录期刊的平均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也远低于国际总体平均值,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品牌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的“短板”在何处

论坛中,多位专家提到了中国科技期刊与世界科技期刊发展潮流的契合度问题。申维辰一语道出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另一个现状: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论文产出国,但越来越多的原创性论文发表在国外科技期刊。在SCI收录的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中,竟然有8成以上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这一方面导致我国科学家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不能在国内科学界得到快速、有效的传播,另一方面加剧大量优秀科技成果流失到国外学术期刊,不利于我国科技期刊取得首发权,学术影响力难以有效提高。”申维辰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如何加快在线和数字化出版”也成为讨论重点。有专家告诉记者,我国期刊数字化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功能和内容不够完善、专业设计缺乏、网站服务功能低端等问题,未与发达国家同步完成产业升级。

申维辰分析说,我国的科技期刊主要由科技社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办,管理体制错综复杂,绝大多数期刊出版规模小、发行量少、经营能力弱,难以同有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国际性出版公司开展竞争。

如何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阎晓宏介绍说,为了推动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适当放开对服务于科技前沿领域、空白领域和新兴交叉领域期刊的审批,重点支持创办面向国际市场“走出去”的英文期刊;推进期刊业体制改革,将期刊的出版、发行和经营活动纳入市场经济轨道,推动期刊的集团化发展、集约化经营。阎晓宏表示,对精品名牌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加大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财税、重大项目、资源配置、数字转型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未来,国内的科技期刊,必须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学习采纳国外先进的办刊理念和运行机制;同时加强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进程,更加重视对期刊信息和数据的共享;通过集群化提升竞争力,探索成立科技期刊专业化的出版集团,培育一批实力强大的大型骨干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申维辰说。

论坛中,不少专业人士都提到了“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细胞》杂志总编及细胞出版社首席执行官艾米丽·马库斯表示,期刊编辑必须保持公正且稳定的标准。她说:“我们对于录用文章,有着固定的标准,这也是杂志长期发展和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用“高要高出境界,俗要俗出水平”来表达对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建议。他说,“高出境界”,就是中国科技期刊要让世界听到中国科学发展、科学发明的好声音;“俗出水平”,就是要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讲好群众听得懂的科技,让人明白科技新成果的应用之妙,为转型升级提供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