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协会

今天是

中国科协及其他挂靠学会社团简介

中国科协及其他主管单位挂靠学会

1、中德医学协会

中德医学协会 (Chinesisch-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Medizin,简称CDGM) 系全国性一级民间学术团体,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它是由我国著名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教授和我国著名病理学家武忠弼教授发起,于19841120日正式成立,并于1991831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首次登记。1984年德国也成立了相应的学术团体,即德中医学协会( Deutsche-Chinesische Gesellschaft für Medizin 简称DCGM)。本学会办事机构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中德医学协会的宗旨在于促进中德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交往和经验交流,促进中德医学科学技术和医疗保健工作的发展,增进中德人民的友谊。
1984年至1991年,本协会理事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外科学家裘法祖教授担任,现是本协会的名誉理事长;著名的病理学家、德国科学院院士武忠弼教授任常务副理事长,现是本协会顾问。
1991年至2000年,理事长由原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外科学家吴在德教授担任。2001年至20066月,理事长由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免疫学家龚非力教授担任。
  自20066月起,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著名骨科专家陈安民教授担任中德医学协会理事长。
  中德医学协会成立20多年来,先后有2000余位医药界科技工作者申请加入该学术团体,全国现有13个省(市)中德医学协会,它们接受总会的业务指导并协助总会开展工作。
  经中德双方协商,协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两国轮流承办,现在已连续举办了20次年会。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南京西安、唐山和杭州市,以及德国的德国慕尼黑(München)、明斯特(Munster)、汉堡(Hamburg)、乌尔姆(Ulm)、柏林(Berlin)、吕贝克(Lübeck)、海德堡(Heidelberg)、雷根斯堡(Regensburg)、耶那(Jena)、埃森 (Essen)等城市均先后成为年会的举办地。
  在历次的年会中,我国卫生部部长、副部长、有关省(市)政府部门的领导,德国驻华使(领)馆的大使、公使,和相关方面的代表均分别出席过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每次年会的主题即涉及了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又兼顾到中德两国的实际情况。年会的召开吸引了中国和德国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并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介。每年一次的年会,成为了中德两国医务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沟通和理解、增进友谊的一次盛会。
  特别是通过中德医学协会的努力和牵线搭桥,成功地进行了下列工作:
  一、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先后向我国提供了3批共40多名博士生奖学金,供我国青年医生和教师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他们中绝大部分已学成回国,并都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二、从80年代开始,中德医学协会每年接受由德中医学协会派遣的20多名德国医学生来华实习,他们分别分配到各分会的大学附属医院中进行临床实习。这些德国学生通过在中国的实习,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他们回国后,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德医学的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例如现任德中医学协会主席、德国汉堡大学Eppendorf医院院长Prof.Dr.Debatin就是最早来中国实习的德国学生。
  三、通过本协会的努力,德国最大出版社之一Springer出版社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在友好的前提下,合作出版了《德国医学》杂志和《放射学实践》杂志;《德国医学》也是中德-德中医学协会的机关刊物,它已经连续出版了18年,并于2002年改版为《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它已成为中德医学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四、中德医学协会中德两国医学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合作提供了广泛的渠道和良好的途径,大量的科研合作项目是通过协会的努力促成的。
  五、有3所中国大学附属医院与德国有关医院建立了院际合作关系,同时还有不少的地、市级医院也与德国相关的医院建立了院际合作关系。
  鉴于中德-德中医学协会为中德医学交流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98年我国政府授予德中医学协会前主席霍朴克教授(Prof.Dr.Höpker)中国友谊奖;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德中医学协会前主席赛茨教授(Prof.Dr.Seitz)名誉教授称号。同时,德中医学协会也授予了中德医学协会前主席吴在德教授德国医师工会荣誉奖;2003年,德中医学协会授予裘法祖院士和夫人德国宝隆奖章。
  中德医学协会作为全国一级的民间组织,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肩负着繁荣学术活动,促进中德医学交流与合作,增进中德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感情,并进而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光荣使命。
  中德医学协会自成立以来,在以裘法祖教授和武忠弼教授为首的老一辈教授的正确指导和精心培育下,在各省市分会的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积极努力和参与下,中德医学协会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影响,促进中德医学科学的交流和增进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德医学协会今后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邮政编码:430030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简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由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熊有伦、李培根、黄兴汉、周曼丽等教授倡议、于2008年由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是由从事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自愿组成的全国学术性、非盈利性的组织,挂靠华中科技大学,学会现有会员100余名。

专委会宗旨:汇聚我国智能制造研究队伍,建立合作与交流,加强学术界与企业的联系,参与国际合作,及时跟踪国际研究前沿,促进我国智能制造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工程应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

专委会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与智能制造有关的科技项目的技术开发、咨询、技术培训、人材培养、技术中介、技术服务;接受委托进行与智能制造有关的科技项目的论证、科技成果的评定与推广、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科技文献和标准的编审等。

2、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建立健全专业委员会组织,发展会员,做好服务工作;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举办为会员服务的各种事业及公益活动。

4、及时跟踪国内外智能制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国内、国际间的联络与技术交流活动。

5、加强与兄弟学会的合作与交流。

址: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东405

邮政编码:430074

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简介

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下属二级学会,属全国性学术机构。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于19937月在成都成立,第一届和第二届专委会挂靠在中南大学信息学院,由蔡自兴教授担任主任委员。20021019日在福州举行的第三届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至今(第三届和第四届专委会),挂靠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由黄心汉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专委会现状: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章程,专业委员会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目前为第四届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5人,秘书长1人,常务委员28人,委员109人组成。专委会聘请了12位院士和著名学者担任高级顾问,20位资深学者担任名誉主任和荣誉委员。

专委会特色: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下属二级学会,属全国性学术机构,其主要特色是团结和组织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机器人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开发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竞赛、科技服务和咨询、在职培训等活动。通过上述活动展示学术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最新成果,探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战略,为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专委会主要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开展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向社会、企业、中小学生(青少年)宣传、普及机器人知识;开展科学论证、技术咨询,促进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企业的发展牵线搭桥;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协助和参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组织发展、换届选举和会员发展与登记工作等。

址: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南一楼310室)

邮政编码:430074

4、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简介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于1989年成立,业务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教育厅,2000年挂靠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协会现状协会设立常务理事会,秘书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现有团体会员单位12个,个人会员920人,学会成立了八个专业委员会,即: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妇幼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临床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高校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运动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性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

协会特色:学科面广,涵盖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社会学以及临床各科;涉及教育、卫生、民政、司法、共青团和妇联等方面,会员学历高、层次高,服务面广,在促进人群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协会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2、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各个分会按照协会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发展的精神为指导,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工作,为不同人群服务。

3、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对基层心理健康工作者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

4、积极发展会员,加强自身建设

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一号楼409室)(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